以「灰犀牛」理論聞名全球的美國風險顧問米歇爾.渥克(Michele Wucker),在新書《找出生活中的灰犀牛》中,持續剖析灰犀牛的心理成因,為當下變遷更快、挑戰更多的國際社會指出無所不在的風險。面對來勢洶洶的灰犀牛們,我們應該做些什麼?
遠見雜誌 2022/03/03 收藏
台北四獸山下的象山農場,種植著萵苣、咖啡樹,草木蔥蘢,辣椒與萬壽菊鮮豔色彩點綴其中,但和常見的都市農場不同,象山農場主要作為「園藝治療」基地,來這「拈花惹草」的人,都能從這片蓊鬱中獲得撫慰與能量。
遠見雜誌 2022/02/28 收藏
接班傳承的差異,竟讓曾經都是產業龍頭的大同與台達電,有了截然不同的終場。台達電在十餘年間,市值翻漲,躍居台股十強。而百年大同不但由盛轉衰,股東投資更落得血本無歸。
遠見雜誌 2022/02/24 收藏
一間50歲的老公司,如何一再讓投資人驚豔?台灣電源與工業自動化大廠台達電,十年來三度轉骨、聚焦核心,如今迎來電動車熱潮,更推升股價狂飆。主導轉型的接班人鄭平,怎麼看自己的成績單?
遠見雜誌 2022/02/21 收藏
在台灣,許多40世代不僅背負高額房貸,還要苦籌孩子的教育基金,連父母的照護費也要一手包辦,宛如「三明治」的他們,正承受著高壓與痛苦輪迴,苦盼隧道盡頭的那道光!
遠見雜誌 2022/02/17 收藏
談到企業女強人,大眾很難聯想到衣著樸素、行事低調,甚至上市場買菜的鄰家形象。但「簡約、踏實」,就是李麗秋堅守四十餘年的人生哲學,並以此率領特力集團創下年營業額突破400億的紀錄。這股「簡單的力量」是如何帶動特力一路壯大的呢?
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2/02/15 收藏
難懂的醣經濟,究竟是誰將它細細推敲出來?且聽永豐餘靈魂人物何壽川拆解。這位76歲的理工男,是台灣醣經濟的「造局者」,更將是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推動者。
遠見雜誌 2022/02/09 收藏
有著「晶圓女王」稱號的徐秀蘭,藉由多次併購,讓環球晶圓成為母集團裡最賺錢的金雞母。耀眼的成績單背後,是每天堅持凌晨就起床、數十年如一日的毅力與專注力。面對排到2024年的踴躍訂單,徐秀蘭心中還有更壯大的理想藍圖……
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2/02/07 收藏
隨著臉書改名Meta,元宇宙成為當前最夯話題,也讓大家對電影《一級玩家》描述的未來世界更感興趣。
遠見雜誌 2022/01/27 收藏
2022《遠見》投資趨勢大調查出爐,獨家掌握48家投資機構的第一手洞見!哪些產業能延續利多,又有哪些黑馬受惠?在通膨、升息循環影響下,2022如何做資產配置?讓投資機構告訴你專業建議。
遠見雜誌 2022/01/24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