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,曾是長榮、陽明的開疆業務先鋒,也是陽明危在旦夕時的關鍵引線人,更是台灣海運貨攬界大佬之一。69歲的崴航董事長曾俊鵬、44年海運人生,如何打造台灣數一數二的海運貨攬集團?
遠見雜誌 2022/07/18 收藏
迎來暑假,就想到旅遊。為什麼很多人熱愛旅遊?美國的神話學家坎貝爾(Joseph Campbell)提出「英雄之旅」(Hero's journey)的核心概念:一個平凡人,因為某種契機被迫離開家鄉踏上旅程,可能遭遇一些挫敗、挫折,經歷沉潛、鍛鍊後,獲得某種新的能力,最終克服並戰勝困難,成為英雄凱旋返鄉。
遠見雜誌 2022/07/14 收藏
電動車浪潮驅動下,能量密度更高、更安全的固態電池,儼然是各大電動車廠競逐的「聖杯」。
遠見雜誌 2022/07/11 收藏
精密齒輪大廠鈞興營收創新高,EPS更來到8.18元,計畫強攻時下最夯的E-bike商機。
遠見雜誌 2022/07/07 收藏
大眾控股去年以車用話題,在資本市場掀起波瀾,但大眾獲利主力,其實是靠痛苦轉型,才練出的工業電腦商機,更已在大巨蛋及全台300多個據點開花結果。
遠見雜誌 2022/07/04 收藏
歌仔戲已經跳脫以往包袱,漫畫、同志、電音、搖滾元素都能巧妙融入。93年歷史的明華園,在家族第三代陳昭賢的領導下,讓台灣歌仔戲傳承有了嶄新契機。
遠見雜誌 2022/06/30 收藏
疫情肆虐,帶動一波腳踏車熱潮。新時代就有新應用,踏一下就有「助力」的電動輔助自行車(E-bike)成為新寵兒!這款結合電子業與自行車業的時代新品,台灣供應鏈能不能跟得上?
遠見雜誌 2022/06/27 收藏
科技,讓人們生活在方便之餘,卻也變得急促。或許是出於對速度的反動,每隔一段時間,「老派」就會呼聲重起,成為顯學。
遠見雜誌 2022/06/23 收藏
2025年,台灣將迎來首波車用電池汰役潮,這些電池該如何再利用?電池管理專家創揚,十多年前即開始布局能源儲存與轉換,面對蓄勢待發的能源大戰,創揚自詡儲能「鋼鐵人」!
遠見雜誌 2022/06/20 收藏
幾乎每一個季底,市場上都會掀起投信法人「季底作帳」的話題,而投信之所以會於季底和年底衝刺績效,主要與績效競爭有關。很多人可能都認為,投信持股比重越高、買超越多的股票,就越容易出現季底作帳行情,但真的那麼簡單嗎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…
日盛投顧 2022/06/16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