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讓國境封閉一年多,究竟何時開放?預計不久後就會有答案,但進入國門的中和抗體檢驗,也是重要關鍵,台塑生醫如何做到讓檢驗量能提升上千倍?
遠見雜誌 2021/06/17 收藏
2020年,即使疫情讓全球經濟活動停擺,資本市場卻在被大量熱錢簇擁下,股市不斷竄高、劇情高潮迭起。
遠見雜誌 2021/06/10 收藏
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,人心動盪,自然界也不平靜。野火、熱浪、洪患、乾旱遍及全球,打破多項氣候紀錄。今年,台灣更遭逢半世紀最慘水荒……,顯見全球暖化引起的極端氣候,已逼近眼前!
遠見雜誌 2021/06/02 收藏
鴻海轉型大計啟動!力拚電動車引發市場熱議之外,近日揭牌的「鴻海研究院」,更擔當前瞻研發角色帶領轉型。新上任的執行長李維斌,如何以軟體專家角色,帶領電子製造帝國鴻海起飛?
遠見雜誌 2021/05/27 收藏
在本期焦點企畫首篇〈執行長該站上銷售前線嗎?〉中,介紹執行長與策略性顧客的五種互動類型。政大商學院EMBA執行長黃國峯,與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陳忠仁兩位專家,指出台灣企業執行長,應如何調整自己的角色,才能獲得與客戶之間的最佳關係?
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1/05/20 收藏
從銷售機車開始,鄭森煤就展露經營天賦。他看中俗稱魔鬼氈的黏扣帶產業前景,並不斷提升產品價值。世界前二十大的運動品牌,都是台灣百和的客戶。鄭森煤如何逐步建立世界第一的黏扣帶王國?
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1/05/13 收藏
台灣美妝龍頭台灣萊雅,在疫情籠罩的2020年,繳出6%的逆勢成長成績單,其中數位通路扮演重要角色。這一切歸功於總裁陳敏慧十年前就開始推動的數位轉型,她是如何布局的?
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1/05/06 收藏
1970年代初識管理學,杜書伍就深受吸引,更成為他日後打造聯強集團的軟實力基礎。然而,工程師出生的杜書伍,為何選擇通路一行?又如何帶領企業走向市值成長1,052億元的榮光之路?
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1/04/28 收藏
USB規格是由USB IF 制定,歷史悠久,從1996年開始推出最早的USB 1.0開始,陸續推出USB 2.0、USB 3.0、USB 3.1 Gen1到USB 3.1 Gen2,傳輸速率從最初的1.5Mps提升至10Gbps,也從原先僅用於資料傳輸,陸續加入充電、影音訊號傳輸等功能
日盛投顧 2021/04/22 收藏
從教職退休後,文學巨擘白先勇卻沒閒下來,他戮力推廣青春版《牡丹亭》,用崑曲復興中華文化。就如同他筆下的尹雪艷「總也不老」,83歲的白先勇也總是充滿熱情,繼續教導文化傳承這堂課!
遠見雜誌 2021/04/15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