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,除了新冠病毒肆虐,更有不少國家因極端氣候受創嚴重。台灣面臨50年來最嚴重乾旱
遠見雜誌 2021/09/22 收藏
防疫、環保,非得二選一嗎?疫情爆發以來,民眾頻繁外帶、外送,製造爆量紙容器垃圾。環保團體憂心,恐將讓民眾好不容易養成的環保習慣走回頭路。其實紙容器爆量危機,還有三種解方值得參考。
遠見雜誌 2021/09/16 收藏
「薪水漲幅趕不上物價漲幅」是台灣人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,認為薪水永遠不夠用。
日盛投顧 2021/09/13 收藏
全台至今有超過萬名的新冠確診者成功解除隔離、康復回歸社會。然而,他們不只要提防被「後新冠併發症」纏上,可能還得面對心理壓力和旁人的異樣眼光。防疫需要全島齊心,一同友善接納這些「新冠解隔者」!
遠見雜誌 2021/09/06 收藏
疫情開火,企業別再觀望、考慮要不要進行「數位轉型」,現在就必須開始行動!因此,不管是任何企業,都必須即刻盤點:面對的是什麼現況?競爭對手做了什麼?組織資源如何做出最有效的調度?還有,最重要的,領軍轉型的數位長,該由誰擔任? 「做我們這一行,一天沒開工,就是一天沒收入,」面對2021年台灣突起的疫情,饗賓餐旅總經理陳毅航的語氣盡顯感慨。
遠見雜誌 2021/09/02 收藏
5月起疫情炸鍋,各級政府如臨大敵,「疫情」無疑是對執政者的緊急抽考。抗疫如同作戰,22縣市雖遵循同一套基本功:篩檢、疫調、匡列、隔離。但縣市之間,疫情、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, 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。台灣同島一命,22縣市更是如此,《遠見》除了檢視抗疫豐碩成果外,更希望這一次疫情急速升溫的臨時考,讓百里侯們能謹記寶貴經驗,讓未來施政更得心應手。
遠見雜誌 2021/08/30 收藏
全國三級警戒,餐飲業拉高防疫規格,紛紛宣布暫停內用,改成外帶外送。業績瞬間急凍下,餐飲業如何挺過去?
遠見雜誌 2021/08/26 收藏
工程名校聯手醫科頂大,如此夢幻組合終於成真!背負著所有人的期待,陽明交大首任校長林奇宏宣示,學校不僅要做未來領域的獨角獸,更要透過「跨域創價」的實踐,進一步「發明未來」!
遠見雜誌 2021/08/23 收藏
近十年來,台灣刮起創業熱潮,全台也紛紛創立加速器,然而,新創公司成功率依舊很低。本期封面故事即探討這個困擾每位新創者的難題,創業者在台灣的環境是否也能參考?
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1/08/19 收藏
今年4月,總統蔡英文終於跟進喊出2050年零碳目標,但相關政策路徑仍付之闕如。連產業急需的綠電,也頻遭逆風,該如何追上進度?
遠見雜誌 2021/08/16 收藏